第248章 底线_相公,妾身只想做咸鱼
笔趣阁 > 相公,妾身只想做咸鱼 > 第248章 底线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48章 底线

  安嫔不仅出身高和圣上是表兄妹还育有三皇子,但位份居然比后来的陈妃还要低,自然咽不下这口气。

  只是她在宫中不得圣上表哥喜爱,三皇子身子骨一直不太康健,孩子是后宫女人的寄托,安嫔费尽心力想要将三皇子调养好。

  她每日里的精力大部分都投入在强健儿子的身体上,空闲时候还要去圣上面前去耍耍存在感,对付陈妃既没人又没有精力只好强迫自己忍耐下来。

  再者陈妃比她位分高,两人对上很大可能是自己吃亏,安嫔这些年在平皇后统领的后宫里吃过苦所以深知生存之道。

  如今,三皇子随着长大身子逐渐调养的不错,虽比一般人虚弱要精养,但总算是能够立得住不会稍不留意就会生病有性命之忧。

  而安嫔成为后宫中仅次于平皇后的贤妃娘娘,自是要洗刷几年前的耻辱。

  秦贤妃晋了位份,除了皇后,其他后宫有品级的妃嫔都要前去庆贺,陈妃自然不会缺席。

  圣上后宫的女子加上在东宫时的旧人和新进的几位大概有七八位,几人欢欢喜喜的来为贤妃娘娘庆祝高升,气氛十分热闹融洽。

  以不知道事情是如何发生的,贤妃娘娘高声训斥陈妃以下犯上对她不敬,要惩罚陈妃跪一个时辰。

  陈妃来贤妃宫中是做好了被刁难的准备的,哪成想昔日的安嫔如今的贤妃娘娘手段高了,让她一时半会儿想不出办法解围。

  但是,让她罚跪一个时辰是万万不可能的,不着痕迹的抚摸了一下自己的肚子,然后晕死过去。

  贤妃宫里因为陈妃昏倒而慌乱起来,这陈妃是被人下毒暗害还是被吓晕了?

  贤妃眼睁睁看着自己设的局竟然将被陈妃那个小贱人破了,心中愤懑却又不得不为陈妃请太医诊治。

  她教训低阶嫔妃没错,但要是陈妃在她宫中有个好歹,她自己都无法脱身。

  “李太医,如何?”贤妃焦急的询问。

  陈妃在贤妃宫中晕死过去,贤妃只能自认倒霉将其安排到她寝宫的侧殿安置。

  她现在想要给陈妃下马威的心思所剩无几,只希望陈妃这小贱人能够平安无事。

  李太医抚了抚灰白的山羊胡,淡淡道:“启禀贤妃娘娘,陈妃娘娘这是喜脉。至于昏倒之事,怕是身子血气不足所致。”

  什么?喜脉?!

  陈妃这个小贱人不愧是后宫里除平皇后以外的独一份,圣上回京后在后宫歇息的日子屈指可数,陈妃一人就占了两次。

  贤妃硬挤了一脸笑容,“这是喜事,本宫还要派人给圣上报喜。”

  贤妃让陈妃的宫人将李太医的叮嘱记下,不情愿的派人去圣上那里报喜。

  这个时辰圣上应该在御书房处理朝政奏折,贤妃的宫人不敢擅自闯入,只招呼了御书房的当值太监小声的说明来意。

  大总管福禄接到小太监的口信就禀明御书房中认真处理奏章的圣上。

  “圣上,方才贤妃宫中派人来报喜,陈妃娘娘怀了龙嗣。”

  圣上听闻此事脸上表情没有多少喜色,“哦?陈妃有孕怎么是贤妃派人报喜?”

  或许是圣上已经有了三位皇子和一位公主,对陈妃肚子里的孩子并不十分期待,好似不当回事,更疑惑陈妃和贤妃的事。

  福禄恭敬的回道:“奴才听闻今日后宫的几位娘娘去贤妃宫中为贤妃升位道喜庆祝,大概是恰好在贤妃宫里诊出了喜脉。”

  宫里的事情只要明面上发生很快就有人给福禄这位大总管递消息,他知道的事情可能比后宫的女人还要多。

  圣上对此不关注问过就算,吩咐福禄,“既然陈妃怀孕就让她好生在宫里修养吧。”

  如此,陈妃可以在自己宫里安心好好养胎,还可以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意外。

  圣上自己都说不清对陈妃的感觉,大概是被小姑娘倾慕的英雄主义作祟。

  欢喜又带点刺激和平皇后带给他的关心温暖是不同的,不过圣上自己知道分寸和底线。

  就像得知陈妃有孕,他内心并不像得知平皇后有孕时的激动,反而十分平静。

  “福禄,宫里有妃嫔怀孕,大概后宫要开始不平静了,你让人看好了,不要让人手伸得太长。”

  后宫有个什么风吹草动往往和前朝也脱不了关系,陈妃有孕不仅后宫的妃嫔心思各异,宫外的敬亭侯府以及有女儿在后宫的人家都蠢蠢欲动。

  圣上的后宫十几年来除了平皇后育有子女三人,也就是贤妃生了了一位身子骨不好的皇子,其他妃嫔皆无所出,而陈妃有孕让不少人看到了希望。

  圣上正值壮年,只要有新人入宫侍奉,今后的子嗣还真可能越来越多。

  后宫前朝都十分关注陈妃的孕事,为江疏年这位太子少保转移了不少大家的注意力。

  陈妃在多方瞩目下顺利生下了四皇子,早就无法保持中立的敬亭侯府一改往日低调,频频参与京都各府的宴请交际。

  唐冰萱在陈晓月入东宫后极为不喜敬亭侯府,能不打交道就绕开,昔日的姐妹情随着时间逐渐淡漠。

  “低调了几十年,如今因为外孙高调起来,不过是沽名钓誉。”

  说完一句还觉得意犹未尽,“为了一把椅子搞风搞雨不惜牺牲家族女子真是悲哀!”

  唐冰萱这还是在陈晓月身死和陈妃入宫之后第一次如此评价敬亭侯府。

  看似平静如往昔的京都正酝酿着一股波涛汹涌,谁是得利人谁又是失利人呢?

  荣国公府和永宁侯府以及两府交好的人家大多都是保皇派,任他人在京都血雨腥风他们不改初心。

  荣国公府按部就班的将唐文竹和唐文宏的亲事完成,太夫人邵氏终于如愿喝到两个小孙子媳妇们敬的茶水。

  日复一日,春去秋来,转眼已是三年后。

  圣上的后宫又添了几位新人,皇子也又多了两个,后宫和前朝都活跃得很。

  这些情况对于平皇后及其淮安侯府而言并不是好事,但圣上对平皇后母子的看重并没有随之改变。

  十五岁的大皇子少年老成,不知底细的见了还以为到了落冠年纪。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g57.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g57.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