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 温县司马懿_三国:袁绍是我哥,我来一统天下!
笔趣阁 > 三国:袁绍是我哥,我来一统天下! > 第542章 温县司马懿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542章 温县司马懿

  诸葛亮这一番话,让刘备心中有了新的思路,又问道:“为何要选糜竺的妹妹?”

  诸葛亮解释道:“徐州陈、曹、糜三大家,糜家是商贾出身,地位不如陈、曹两家,陶谦为了制衡陈、曹两家这才提拔糜竺为徐州别驾。”

  “将军乃是汉室宗亲,人中龙凤,想要成就大业,就必须有人扶持相助。”

  “陈家陈珪、陈登父子向来谨慎,不会轻易站队;而曹家的曹豹向来自视甚高,想必不会和将军联姻。”

  “唯有糜家有可能,糜竺待人友善,有着君子之称,并且糜家仆人、食客过万,家资无数。”

  “如果有糜家鼎力相助,必能助将军一臂之力。”

  “将来徐州有变,糜竺在内,将军在外,内外联合,必定能够全据徐州。”

  诸葛亮一番言论下来,刘备顿时醍醐灌顶,他一直想着把陶谦熬死,然后在陶谦的嘱托下,顺理成章且名正言顺统领徐州。

  现在诸葛亮给了他另一条安全保障的路。

  刘备当下对着诸葛亮一拜,满面希望地恳求诸葛亮能够留下来为自己出谋划策。

  诸葛亮以自己才疏学浅,三次拒绝;但刘备锲而不舍三次相邀,诸葛亮这才答应刘备的邀请。

  就这样,历史上这对明君名相的组合合体了。

  在这局势逐渐明了的天下,年少的诸葛亮辅助刘备,会创造怎么样的奇迹,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诸葛亮拜入刘备麾下之后,走出大帐,抬头仰望了一下北方和南方,在心中意气风发地暗道:“虽然我主此时此刻在天下诸侯中还是十分渺小的存在,但即使前方困难重重,我诸葛亮也愿意辅助主公,在这乱世留下绚烂的一笔。”

  诸葛亮眼光超然,自然能看得出来,天下已经成五分之势,河北的袁绍、南方的袁叙、南阳的冯芳、益州的刘璋以及混乱的中原。

  而袁绍和袁叙两兄弟是夺得天下的热门人选,但刘备当年拯救徐州的情景在诸葛亮心中历历在目,给刘备加了不少分。

  所以诸葛亮才选择加入刘备集团,虽然辅助刘备匡扶汉室,成就帝业,困难重重,但诸葛亮却不后悔。

  ……

  一切都向诸葛亮心中预想的发展,陶谦果然因为刘备求娶糜竺妹妹的事情,对刘备产生的一点点隔阂,在劝说刘备不要去幽州之后,以防御曹操为由把刘备调到泰山郡去。

  不过这个时候诸葛亮还算了一个人。

  此人正是袁叙安插在徐州的卧底——糜竺。

  糜竺从中作梗,让诸葛亮的预想又产生了一丝偏差。

  之前刘备表明自己要求娶糜竺妹妹为妻,如果没有早年投奔袁叙,糜竺说不准真的会把妹妹嫁给刘备。

  但现在不可能了,糜竺说妹妹早就病逝了,只不过当时因为曹操攻打徐州,所以没有对外声张,后面曹操退兵了,但亲人去世这种伤心事,糜竺也没有大肆宣传。

  再加上糜竺的妹妹去荆州多年,在徐州早就销声匿迹很久,所以这一番言论也没有引起大家的怀疑。

  袁叙曾经交代过糜竺,尽最大可能要限制刘备,所以糜竺从中作梗,向陶谦建议把泰山郡三分之一的地盘分成臧霸管理。

  这样既可以让臧霸和刘备两人在泰山郡相互牵制,也能让臧霸抽调兵马去驻守泰山郡,相对地削弱了在徐州的兵力。

  陶谦一听有这么多好处,当场就同意了。

  刘备对此心中虽然不悦,但也无可奈何;倒是臧霸心中大喜,不仅一兵一卒没出,反而得了一块地盘。

  随后陶谦又在糜竺的建议下,把在徐州的刘基和他部将全局调往豫州的沛国驻守。

  只是陶谦并不知道的是,把刘基调往沛国是袁叙和糜竺的一个阴谋。

  就这样,陶谦一鼓作气把两支外军调出徐州之后,又开始大展拳脚,安排起了身后事。

  先是让糜竺、陈登、曹豹三人一起辅助自己的长子陶商处理徐州的军政事务,显然陶谦这是打算让陶商继承徐州。

  泰山郡在诸葛亮的管理之下显得井井有条,外又和臧霸相好。

  只不过诸葛亮目前为止还没有用一场大仗证明自己的实力,导致关羽和张飞看到刘备这么器重年轻的诸葛亮,心中有些不服,但碍于刘备面子,并没有当众表达出来。

  ……

  诸葛亮出山了,那么他历史上的劲敌也该登上历史的舞台。

  当年袁叙组建联军一起攻打占据长安的李傕等西凉军,在此期间南阳郡的田丰巧施妙计,顺手除去了当时的河内太守张扬,成功地占据了河内郡。

  有这么一位少年出身于河内郡温县,复姓司马,名懿,字仲达。

  而司马懿的父亲司马防没有受到袁叙的影响,他还是跟历史上一样,膝下一共有八个儿子。

  这一日,司马懿的大哥司马朗回到温县来和司马防、司马懿、司马孚三人商议大事。

  司马懿其他六个兄弟目前还年幼,所以没有参与商议大事。

  现在司马朗正在田丰麾下做事,因为司马氏在河内郡也是大族,再加上司马朗本来就有才华,所以司马朗也算到一定程度的重用。

  司马朗先是讲述了南阳最近的一些内部军事部署,道:“张合带兵入驻河内郡之后,没有多余的举动,冯太守也严令张合不得轻易和冀州军动手。”

  “不过另一边冯太守在田丰的建议已经令吕常率领两万士兵入驻河东郡,加强了河东郡对并州方面的防御。”

  “并且南阳郡内数万将士已经整装待发,随时准备支援其它方面。”

  听完南阳军的部署,司马孚轻笑道:“这个冯芳倒是一个有趣的人,让人捉摸不透。”

  “你说他胆大的吧,却对袁叙畏之如虎,多次割地给袁叙。”

  “但你要说冯芳胆小吧,他对袁绍没有丝毫的畏惧之心,先是和东郡的冀州军对峙,现在又在增兵于河东郡和并州的边界,制造紧张气氛。似乎一点都不把袁绍放在眼里”

  司马懿听后,摇头道:“叔达(司马孚的字)你错了,冯芳这么做,就目前来看,无疑是最正确的做法。”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g57.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g57.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